易經典籍

御纂周易述義

Jack 發表於

根據《四庫總目》題要,之所以名為「述義」,因為旨在「闡述」《周易折中》的蘊涵。然而,細觀兩書內容,殊異頗大。
《折中》對於象數之學,採取較為負面的態度。《述義》大量運用了象數之學來註解。《折中》以程朱之學為主軸基底,具有較為濃厚的宋易與儒門義理易色彩。但《述義》除了多取「正體」(上下二體)的八卦卦象之外,更大量採用了爻變和互體,有意在宋易與漢易間取得「折中」。《折中》對於象數以及老莊之說採取了清楚的批判態度,但《述義》卻是:「所解皆融會群言,擷取精要,不條列姓名,亦不駁辨得失,而遺文詮釋,簡括宏深。大旨以切於實用為本。」

日講易經解義

Jack 發表於

中國自古帝王皆有專設的御前經史講座,宋朝開始將此講座稱「經筵」。《日講易經解義》是清康熙皇帝經筵的《易經》講座內容所整理編輯而成,相當於是康熙皇帝的《易經》講義,書前並有康熙所寫的〈序〉文。

《日講易經解義》以朱子《本義》為正宗,並在卷首收錄了朱熹的〈筮儀〉和〈圖說〉。

京氏易傳

Jack 發表於

京房易以八宮分卦及納甲最為知名,每宮以一純卦統七個變卦,每宮有八卦,八宮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每爻,並分別納入天干與地支。現在坊間流行的六爻裝卦,也就是所謂的火珠林,就是從京房易演變而來。

靈棋經

Jack 發表於

根據《四庫全書提要》說明,《靈棋經》舊本題名是漢代的東方朔所作,另有種說法,說是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然後再由東方朔將此術傳授於世。還說,《漢書》中記載東方朔善於射覆(關於射覆請參考此篇文章),之所以能夠每射必中,靠的就是這本書。

另有一說是淮南王劉安所作。

總之,關於《靈棋經》的作者都只是傳說,版本也不一,大致上都不可信。中國古書喜歡假託聖王與名人,特別是一些命理書籍,《靈棋經》也不例外。

程迥《周易章句外編》

Jack 發表於

程迥,字可久,初家寧陵之沙隨,後徙餘姚,受經於嘉興聞人茂德,嚴陵喻樗。隆興元年舉進士,官德興縣丞,事迹具宋史儒林傳。

宋史藝文志載,程迥著《古易占法》,《周易外編》二書。
易學網另整理有《周易古占法》。

周易經傳集解

Jack 發表於

林栗,字黃中,福清人,紹興十二年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和朱子論《易》,及《西銘》,言論不合,後來上疏彈劾朱子:「本無學術,徒竊張載、程頤緒餘,為浮誕宗主,謂之道學,妄自推尊。」意思大概是說,朱子不學無術,剽竊張載和程頤的學問等等的。葉適等人幫助朱子反彈劾林栗,林栗反因此而被罷官。因為與朱子的這段衝突,後來易學發展上,似乎因為朱子學之興,林黃中之學被廢的命運。

朱子語類--易類

Jack 發表於

最早,門人各自將朱子與弟子之間的對話編纂成書,然而弟子間所編輯的諸本內容有所出入,又因為翻刻不統一,而造成很多訛誤。宋朝黎靖德因此刪除重複的的一千一百五十餘條,分為二十六門,而成今本。
雖然因為學生理解不同,或者因為記錄的偏差等原因,而使得語錄內容有些矛盾不一之處,但全書以對話實錄的方式呈現,提供學者以另一種方式了解朱子的精湛思想內涵,是研究朱子思想的重要資料。

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外篇》

Jack 發表於

電子書名:《周易啓蒙翼傳外篇》。相關書籍:《周易啓蒙翼傳》

作者:胡一桂

電子書狀態:完成校對

說明:

胡一桂,宋末元初人,好讀書,精易學,人稱「雙湖先生」。

《周易啓蒙翼傳外篇》附於《周易啓蒙翼傳》之後,之所以名為「外篇」,是因所論皆屬《周易》之外的易學分枝。

《翼傳》主要是順著朱熹《正義》和《啟蒙》二書的義理來詮釋《周易》,所論皆屬《周易》經文及十翼範疇,具體而言,全書內容都不出《周易》的傳與注。而《外篇》則是探討由《周易》而發展出的一些象數之學,包括了緯書、焦氏易林、京氏易、卦氣直日、太玄、參同契、郭璞洞林、洞極真經、衛氏元包、潛虛,以及皇極經世書。

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

Jack 發表於

胡一桂,宋末元初人,好讀書,精易學,人稱「雙湖先生」。

其父親胡方平在元朝初年為傳承朱熹易學的重要人物,並著有《易學啓蒙通釋》。胡一桂秉承父志,進一步著作《本義附錄纂疏》,之後又作《周易啟蒙翼傳》。

從書名就可知,此書要做為朱熹《易學啟蒙》的輔翼,特別是在象數與占筮相關原理的探索上。

毛奇齡《春秋占筮書》

Jack 發表於

《春秋占筮書》清代毛奇齡撰,主要收錄與解析春秋占例。另外,漢晉一些符合《周易》古法的占筮例,亦收錄其中。毛奇齡的易學相關著作另有《仲氏易》及《推易始末》。《仲氏易》是毛奇齡以他的兄長遺著重新編寫而成,《推易始末》則是以《仲氏易》中「移易」的進一步發揮,其實就是易學上的所謂「卦變」。另有一本以毛奇齡為名的書《易小帖》,並不是毛奇齡所作,而是他的門人將其言論整理而成,當中還穿插一些門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