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典籍

《易童子問》

Jack 發表於

所著《易童子問》三卷,收錄於《歐陽文忠公集》(或簡稱《文忠集》)第七十六至七十八卷,以問答的方式表達其對於《易經》的一些見解。每個問題都以「童子問」做為開始。

文忠公是第一位對於《十翼》以及諸如「四元德」等傳統見解提出質疑與抨擊的大儒,而這些見解也影響了後世許多學者,甚至得到近現代許多學者考證的支持。

《周易禪解》

Jack 發表於

《周易禪解》為明朝釋智旭(蕅益大師)融合佛、易的經典著作。

蕅益智旭(西元1599年-1655年),俗姓鍾,字智旭,號蕅益,又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江蘇省木瀆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尊為淨土宗九祖。晚年住於浙江杭縣的靈峯,因此又被尊稱為靈峯蕅益大師。

明天啟二年(1622年),因為仰慕憨山大師,從其弟子雪嶺出家,時二十四歲。他私淑天台宗,被認為是天台宗最後一位大成就者,但是他真正的行持仍然是屬於淨土宗彌陀信仰。(蕅益生平摘自維基百科

 

易林釋文

Jack 發表於

《焦氏易林》大約開始流行於宋明之間,清初以前所傳以汲古閣毛子晉本為主,自黃丕烈以所得宋本重刊之後,由於印刷精美而成為通行的版本,今人所讀《易林》大抵也皆以此本為底本。
然而丁晏認為,黃本對於古本有諸多的篡改,讓許多文字失去原貌,因此著《易林釋文》,對於《易林》的條文做了許多考證,並比較諸本,校正了許多黃本的錯誤。

《二三子問》(馬王堆帛書)

Jack 發表於

1972年長沙馬王堆漢墓所出土的帛書,包含了《易》、《老子》等多部古籍,由於版本古老因而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與《周易》相關的除了《易》一書有完整六十四卦經文與《繫辭傳》之外,《二三子問》則收錄了孔子與弟子關於《易》理的問答。雖然內文殘缺,但對於研究《易經》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唐開元占經

Jack 發表於

《唐開元占經》整理並集結了從上古、兩漢一直到隋唐一切與占驗相關的記載,含蓋了天地日月星等天文地理、風雨雷電的自然現象、曆法、魚蟲花草與石木山水等自然生物與景物、雞羊牛豕等家畜、宮闕屋室等....可以說是對於一本集古代占驗學之大成的一本書。

易林註(焦氏易林注)

Jack 發表於

《四庫全書》中所收錄的這本《易林註》(亦即《焦氏易林注》)不知何許人所作,但確是少數可讀性較高的《易林》注本。

註文中多引《春秋》、《史記》等史實,以及《周易》、《詩經》、《尚書》等經的典故記載,是一本能夠會通焦氏易法與儒家經典的註本。

卜法詳考

Jack 發表於

卜法指的是用龜甲,加以燒灼再觀其兆,藉以占驗。而筮法,則是揲蓍草,加以演算以得畫卦。現有《易經》則屬於蓍法。然而龜卜之法,漢後逐漸失傳。

宋代胡煦所輯的《卜法詳考》則整理自《周禮》、《尚書》的相關記載,《龜策列傳》,以及唐宋以後的著述、當時所傳的術士方技,可以說是對於龜卜之法最為具條理的總整理。

易緯乾坤鑿度

Jack 發表於

《乾坤鑿度》分上下卷(上下篇),上篇論四門四正,取象取物,以至卦爻蓍策之數。下篇謂坤有十性,而推及於蕩配凌配,又雜引《萬形經》、《地形經》、《制靈經》、《蓍成經》、《含靈孕》諸緯文。

朱震《漢上易傳》

Jack 發表於

《漢上易傳》為宋朝朱震所撰,朱震字子發,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漢上易傳》的「漢上」是以所居住地方取名,其書以象數為宗,歷18年而成。

朱子評曰:「王弼破互體,朱子發用,互體自左氏已言,亦有道理。只是今推不合處多。」魏了翁則曰:「漢上易太煩,卻不可廢。」胡一桂曰:「變互伏反納甲之屬皆不可廢,豈可盡以為失而詆之。」觀諸家的評論,《漢上易傳》發明古象數之理,但不免於繁瑣。是有志於研究象數易的很好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