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典籍

邵雍《皇極經世書》

Jack 發表於

邵雍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人又稱百源先生,諡康節,後世稱邵康節,北宋五子之一,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漁樵問對》等,其中《皇極經世》又是邵雍最著名的代表作。《皇極經世》屬於「易外別傳」的一本書,以自創的易數來推算歷代興衰,從帝堯甲辰,到後周顯徳六年己未,朱熹評論說:「可謂能得其要領。」「自易以後,無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齊,包括得盡。」

朱元昇《三易備遺》

Jack 發表於

朱元昇認為,《連山》易是伏羲所作而用於夏,為「先天」之易,因此其《連山》以卦位配夏時的氣候。而《歸藏》則是作於黃帝,用於殷商,為「中天」之易,因此以干支納音配卦爻。至於文王所作的《周易》為後天之易,並以交對互體來詮釋易象。

咸淳八年(1272),兩浙提刑家鉉翁曾將把《三易備遺》奏於朝,當時鉉翁進狀稱這本書《中天歸藏書》數萬言。「中天」易之名,可以說完全是朱元昇所自創,前無古人。

易經明道錄

Jack 發表於

《易經明道錄》是由「中文電腦之父」朱邦復先生所撰寫的一本易學書籍,1994年時報出版。目前這本已經絕版的書,在「開放文學」網站以免費方式供人閱讀與下載。易學網與朱邦復工作室連絡取得刊載的許可。

《易經543》

Jack 發表於

我們常聽到什麼123,abc的,意思都是說,這是很入門而基礎的。就像你學算數要先會123,學英語得先會abc。

543呢?就是談一些雜七雜八的,有的沒的問題,比較文雅的講法就是「雜說」、「雜談」。

所以《易經543》系列文章是希望回答一般人在學習易經時所會遇到的一大堆稀奇古怪的問題。

易學四同別錄

Jack 發表於

《易學四同別錄》主要在探索與《周易》有關的各種占筮法原則,書中並收錄許多占解卦例。傳統儒者多鄙視數術,但對於數術往往疏於了解與論證。季本則對於宋明以來坊間所流行的數術多有探索之外,對於《周易》的揲蓍法、占解法,都有深入而獨到的論述。是研究各種數術流變的很好材料。

歸藏《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本

Jack 發表於

《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傳統多數以歸藏為殷商之易,清朝時嚴可均、洪頤煊,及馬國翰都曾經以輯逸方式編纂出一本名為《歸藏》的書,但這應該是後出的偽書。此處所收錄的則是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十五所輯的《歸藏》。

東坡易傳

Jack 發表於

《東坡易傳》又名《毗陵易傳》,實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所合著。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該書因元祐黨禁,不敢題蘇軾的名字,所以名為「毗陵先生」,因蘇軾終於常州。現在題說是蘇軾所作,只是概要地說。

朱熹〈蓍卦考誤〉

Jack 發表於

關於《周易》揲蓍法的重建,自古以來朱熹〈筮儀〉撰述最為完整與嚴謹,是研究揲蓍法的必讀文獻。〈蓍卦考誤〉可以說是〈筮儀〉的重要輔助資料,內容主要在闡述揲蓍背後的數理,以及分析當時唐宋所傳揲蓍法的其他見解以及其謬誤之處。

家傳邵康節先生心易卦數(梅花易古本)

Jack 發表於

《家傳邵康節先生心易卦數》是明朝夏昂(字廷舉)任順天府通州太守時所刊印。夏昂並請劉剡寫《序》。因此之故,有些介紹此書的文章,誤認為此書是劉剡所傳。

根據序文,這本《梅花易》是在「大明景泰甲戌」年刊印,也就是在西元1454年,大約在明朝中葉時。這很可能是最早的一本《梅花易》。

帛書易傳

Jack 發表於

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除了有《周易》經文之外,還有易傳。現今十翼中只有《繫辭傳》,其餘所謂的「逸傳」包括了《二三子問》、《易之義》(又名《衷》),《要》,《繆和》,以及《昭力》。易學網以《張政烺論易叢稿》中所附的版本為底本,校對完成電子數位版,以饗易學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