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蹇卦

Jack 發表於

 

  閱讀古書, 2, 3, 4, 5


䷦〈兌宮四世卦消息十二月〉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

【注】升二之五,或說觀上反三,與睽旁通。西南謂坤,東北艮也。二往居坤,故利西南。卦有兩坎,坎為險,下坎在前,直艮東北之地,故不利東北。虞氏謂:五在坤中,坎為月,月生西南,故利西南。往得中,謂西南得朋也。東北謂三也,月消于艮,喪乙滅癸,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則東北喪朋矣。

利見大人,貞吉。

【注】大人謂五,二得位應五,故利見大人。五當位正邦,故貞吉。

【疏】

升二至朋矣:卦自升來,升六五,貞吉。升階,虞氏謂二之五,故云升。此卦二之五,與師卦二上之五成比,同義也。或說:觀上反三,為虞義也。此從四陰二陽之例矣。坤為西南之卦,故西南謂坤。艮為東北之卦,故東北謂艮也。二往居坤,得位得中,故利西南。卦有兩坎,兼互體也,坎陷為險。下坎在前,艮為東北之卦,正直其地,故不利東北。《象》曰:「其道窮也。」此荀義也。虞氏據納甲,謂五在坤中,故曰西南。體坎為月,出庚見丁,故月生西南。五往得中,故「利西南,往得中」。睽卦兌為朋,故西南得朋也。三體艮,故東北謂三退辛消丙,故月消于艮。乙東,癸北,喪乙滅癸,當月之晦,天道之終,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東北喪朋,謂五六三十也。

大人至貞吉:此虞義也。大人天子,故謂五。五居尊位,二正應之,故利見大人。五當位居正,羣陰順從,故貞吉也。

初六,往蹇來譽。

【注】譽謂二,初失位,應陰往歷坎險,故往蹇。變得位比二,故來譽。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注】五為王,坤為臣為躬,坎為蹇之應涉坤,二五俱坎,故王臣蹇蹇。二上折坤,得正相應,故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來反。

【注】應正歷險,故往蹇。反身據二,故來反。

六四,往蹇來連。

【注】連輦,蹇難也。在兩坎間,進則无應,故往蹇。退初介三,故來連也。

九五,大蹇朋來。

【注】當位正邦,故大蹇。睽兌為朋,故朋來。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注】陰在險上,變失位,故往蹇。碩謂三,艮為碩,退來之三,故來碩。得位有應,故吉也。离為見,大人謂五,故利見大人矣。

【疏】

譽謂至來譽:此虞義也。二多譽,故譽謂二。三體坎,坎為蹇,初失位而應六四之陰,往歷坎險,故往蹇。變之正而與二比,故來譽也。

五為至之故:此虞義也。九五為乾,故為王。坤為臣道,故為臣。又為身,故為躬。坎為難,蹇亦難,故坎為蹇。五本坤,故其應涉坤。三、五體坎,故王臣蹇蹇。二升五,折坤之躬,得正相應。公耳忘私,故匪躬之故。虞唯以上反三,折坤體為異耳。

應正至來反:此虞義也。三正應上,而歷五險,故往蹇。反身據二,舍應從比,故來反,即《象傳》所云「反身修德」也。虞唯以觀上反三為反身異耳。

連輦至連也:此虞義也。馬云:連難也。連古音輦,輦亦難也。故云連輦蹇難也。四在兩坎之閒,應在初,故進則无應。介,閒也。退應初而閒于三,故退初介三,往來皆難,故云往蹇來連。終得初應,故《象》曰當位實也。

當位至朋來:此虞義也。五在蹇家,處中得正,當位正邦,故大蹇。旁通睽,故睽兌為朋。干氏謂比上據四,應二,眾陰並至,故「朋來也」。

陰在至大人:此虞義也。五坎為險,故陰在險上。自外曰往,故上變稱往。變失正,故往蹇。諸爻以遇坎為蹇,此爻以失位為蹇也。三體艮,艮為碩,故碩謂三。退應三,故來碩。蹇終則解,得位有應,故吉也。大人,謂五。之三歷五,故利見大人。言應三則吉,比五則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