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宮三世卦,消息內卦六月,外卦七月〉
恒,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
【注】泰初之四,與益旁通。恒,震世也,巽來承之,長男在上,長女在下,陰陽會合,故通无咎。初四二五失位,利變之正,故利貞。之外曰往。
【疏】
泰初之四,與益旁通,虞義也。恒為震宮三世卦,故云「震世」。一世豫,二世解,三世而下體巽,故云巽來承之。內巽外震,震為長男,巽為長女,故云:「長男在上,長女在下。」男女會合,天地交,而萬物通,故通无咎。此上荀義也。初、四,二、五,四爻失位,利變之正,故利貞。初利往之四,二利往之五。四、五皆在外卦,故云:「之外曰往。」《彖傳》曰:「恒,久也。」尋恒體震巽,八卦諸爻,唯震巽變,故虞註六五及《彖傳》曰:「終變成益。」是也。六爻皆變,不可為恒,而名恒者,其義有三焉: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恒震夫巽婦,陰陽會合,雜而不厭,一也。卦唯三上得正,上震恒凶,則守正者唯九三一爻耳,故《象傳》曰:「君子以立不易方。」二也。終變成益,則初四、二五皆得位。《繫辭下》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恒者久也。故都其義于五,曰:「恒其德。」三也。有此三義,故名恒也。
初六,濬恒,貞凶,无攸利。
【注】陰在初稱濬。濬,深也。四之初,故濬恒貞凶无攸利。
九二,悔亡。
【注】失位悔也,動而得正,處中多譽,故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注】三體乾為德,變失位,故不恒其德。坤恥為羞,變至四,體坤,故或承之羞。三多凶,變失位,與上敵應,故貞吝。
九四,田无禽。
【注】田,獵也。五坤為田,四欲獵五,五已之正,故田无禽。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注】動正成乾,故恒其德。婦人謂巽初,終變成益,震四復初,婦得歸陽,從一而終,故貞婦人吉也。震,乾之子,而為巽夫,故曰夫子。震四從巽,死于坤中,故夫子凶也。
上六,震恒,凶。
【注】在震上,故震恒。五動乘陽,故凶。
【疏】
陰在至攸利:陽在初,為潛,為淵,皆深也,故虞註《上繫》曰:「深陽也。」濬與浚通,莊九年《公羊傳》曰:「浚之者何?深之也。」故云:「陰在初稱濬。」濬,深也,《釋言》文。深為陽本體,四陰之初,濬而後深,故「濬恒貞凶,无攸利」也。
失位至悔亡:此虞義也。二多譽,故處中多譽。
三體至貞吝:三本乾也,又互乾。乾為德,為久。變失位,故不恒其德。爻例无有得位而變者,以巽于諸爻特變,故云:「變失位耳。」羞者,恥辱。坤為恥,故云:「坤恥為羞。」終變成益,變之四則三體坤,故或承之羞。三多凶,《下繫》文。變至三,與上敵應,立心勿恒,為上所擊,故貞吝也。
田獵至无禽:田者,田獵,故曰田獵也。坤土為田,五本坤也,故五坤為田。陰陽相比相應,陰為陽得,稱獲,稱得,稱禽。四與五比而欲獵五與二,五易位,五已之正,故田无禽,言无所得也。
動正至凶也:此虞義也。益自否來,五本否乾,故云:「動正成乾。」又凡五之正,皆為乾也。乾為德,為久,故恒其德。初體巽,巽為婦,故婦人謂巽。初終變成益,初四得正。震四復初,初為一,巽四從陽,故從一而終。《穀梁傳》曰:「婦人以貞為行者。」故貞婦人吉也。震為長子,又為夫,故云:「震,乾之子,為巽夫。」曰:「夫子也。」終變成益,則震為巽,互乾為坤,坤為死。震四從巽婦,而死于坤中,故夫子凶也。
在震至故凶:此虞義也。虞註《說卦》曰:「震內體為專,外體為躁。」震動也,在震上,處動極,故震恒。五之正則上乘陽,故五動乘陽。乘陽不敬,故凶也。震亦作振,古文震、振、祇三字同物同音。祇有耆音,故《說文》引《易》作榰恒也。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