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占筮書》四庫全書〈提要〉
國朝毛奇齡撰。其曰「春秋」者,摭《春秋傳》所載占筮,以明古人之易學,實為易作,不為春秋作也。
自漢以來,言占筮者不一家,而取象玩占,存於世而可驗者,莫先於《春秋傳》。奇齡既於所著《仲氏易》、《推易始末》諸書,發明其義,因復舉《春秋》内外傳中,凡有得於占筮者,彙記成書,俾後之言筮者,知觀玩之概。而漢晉以下,占筮有合於古法者,亦隨類附見焉。
《易》本卜筮之書,聖人推究天下之理,而即數以立象。後人推究《周易》之象,而即數以明理。羲文周孔之本旨,如是而已。厥後象、數、理,岐為三家。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而天下之事,亦無出象數理外者。於是百家技術,皆從而牽引推闡之,亦皆足以自成其說。故六經之學,惟易最雜。本文取自易學網
《春秋》内外傳所紀,雖未必無所附會,而要其占法,則固古人之遺軌。譬之史書,所載是非襃貶,或未盡可憑,至其一代之制度,則固無偽撰者也。奇齡因春秋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謂能探其本而足關諸家之喙者矣。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辯證】「《春秋》內外傳」指的是《左傳》和《國語》,《左傳》為內傳,《國語》為外傳,二書又合稱左國。
如〈提要〉所言,毛奇齡完整而系統的易學,要看他所寫的《仲氏易》及《推易始末》等書,另外還有其門人所著的《易小帖》。《春秋占筮書》只是以左國中所載占筮例,探索「觀象玩占」的古法,另外也收錄了漢晉之後合於古法的故事。
〈提要〉提到了象、數、理分岐的問題。《周易》原本是三位一體,象數理不分的,但後世之易學發展,各家往往各依所見而樹立己說。最有名的就是王弼易學以「義理」之姿而興起,掃除漢代之象數。然而,後來宋學興起,漢易也未見復興,反而是另立新的象數之學,而有先天之學、圖書(河圖洛書)的誕生。結果是,「六經之學,惟易最雜」,讓《易經》成為六經中最為駁雜的一門學問。本文取自易學網
這個情況有點像《莊子.天下篇》對諸子百家的評論:
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提要〉還談到了左國史實之可信度的問題。
在《春秋占筮書》辯證裡,本書會在每個占筮例後附上元朝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以及明朝季本《易學四同別錄》的辯證。兩位先儒最常見的論述,就是疑史論:質疑所載筮例並非史實。說那是穿鑿附會之言,不可信。〈提要〉對此問題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解答。
大致而言,〈提要〉既不像一般人迷信,天真的相信左國故事都是真的,以為卜官筮史真的預測都那麼神準,也不像胡一桂與季本一樣過度懷疑。這樣的評斷算是極為中肯:
《春秋》内外傳所紀,雖未必無所附會,而要其占法,則固古人之遺軌。譬之史書,所載是非襃貶,或未盡可憑,至其一代之制度,則固無偽撰者也。
左國的記載,未必全是真的,多少會有些穿鑿附會,小說家言的增潤。然而,當中所描繪的占法,屬古人的遺軌,這些應該是真實而可信的。就好比史書,裡面所記載的是非褒貶,未必全部都是可信的史實,但是關於一代的制度,也不會是偽造的。
對於迷信《周易》之神妙的習易者來說,〈提要〉的評論也是個警惕,史書所載的實事未必全都可信。所以應該分清楚,我們在研究這些占筮例時什麼是可信的,什麼是不可信的。可信的是故事當中所揭示的生活習性,思維觀念,占筮推理與方法等,而不是關於史實的闡述,例如史官多麼精準地預測到三百多年之後的事等等的。基於這樣的迷信去鑽研,往往會誤入歧途,走火入魔,這就不是孔子說的「絜靜精微」之道了。本文取自易學網
事實上,觀毛奇齡《春秋占筮書》和谷川順《左國易一家言》二書,作者多少都對於那些歷史故事有過度迷信的情況,胡一桂與季本的論點,剛好可以用來矯正兩書這方面的過失,因此本書也收錄了兩人的論點。
最後,〈提要〉評《春秋占筮書》「奇齡因春秋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謂能探其本而足關諸家之喙者矣」,恐怕不是如此。毛奇齡此書不但無法「關諸家之喙」,讓大家閉嘴,反而更啟爭端。本書就是要透過辯證方式好好談論,毛奇齡的易學出了什麼大問題。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