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v11223 發表於 三, 03/30/2016 - 12:18 Forums 線上解卦 此站的易學老師們好 昨晚閒閒沒事無聊用大衍占問小弟自己的此生運勢 得遯之師 , 遯卦六二 九三 九四 九五 上九 皆變(不知道這意味著甚麼) 順便一問(小弟知道這問題難回答) , 但小弟還是想問...... 是要用南師的本卦取靜爻解? . 還是用取變卦不變之爻解? . 還是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解? . 還是以六二為貞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為悔解? 老實說小弟平時蠻欣賞遯卦的意境 , 蠻欣賞那個上九的肥遯.無不利的意境 以變卦解 依春秋筮例,應該以變卦來解。 南師之說多是他自己的臆測,沒有依據。這類說法,任何人都可自己編造,所以個人非常的不建議採用。與其採用南師說法,不如用你自己的想像。例如,你喜歡遯卦境界,亦無不可。 古代另一說是以變卦靜爻來看,也就是師卦初六。 我們深入研究考古資料(如清華簡)以及了解古代如何畫卦與看卦即可知,當卦象出來時,如果「六」、「九」兩個筮數少(經典例子為一個),就以該筮數所處的爻來解釋,七與八兩數(即陽與陰)不用爻象而用卦象。變爻數很多時,則反而不看變爻(例如你的五爻變),那麼轉為看七與八(陽與陰)所組成的卦象,這時就是變卦才有卦象可看。所以當以師卦來占斷。這是為什麼春秋筮例中,艮之隨(艮卦五個爻變)只看隨卦卦辭的原因。可參考穆姜筮出東宮故事。 師乃多憂之卦,因此看來老兄你此生多憂。不過幸運的是,師卦也是倒吃甘蔗之卦。因為隨著年歲增長,你的處世經驗也越來越豐富,變成「丈人」時就輕鬆了。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以變卦解 依春秋筮例,應該以變卦來解。 南師之說多是他自己的臆測,沒有依據。這類說法,任何人都可自己編造,所以個人非常的不建議採用。與其採用南師說法,不如用你自己的想像。例如,你喜歡遯卦境界,亦無不可。 古代另一說是以變卦靜爻來看,也就是師卦初六。 我們深入研究考古資料(如清華簡)以及了解古代如何畫卦與看卦即可知,當卦象出來時,如果「六」、「九」兩個筮數少(經典例子為一個),就以該筮數所處的爻來解釋,七與八兩數(即陽與陰)不用爻象而用卦象。變爻數很多時,則反而不看變爻(例如你的五爻變),那麼轉為看七與八(陽與陰)所組成的卦象,這時就是變卦才有卦象可看。所以當以師卦來占斷。這是為什麼春秋筮例中,艮之隨(艮卦五個爻變)只看隨卦卦辭的原因。可參考穆姜筮出東宮故事。 師乃多憂之卦,因此看來老兄你此生多憂。不過幸運的是,師卦也是倒吃甘蔗之卦。因為隨著年歲增長,你的處世經驗也越來越豐富,變成「丈人」時就輕鬆了。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以變卦解
依春秋筮例,應該以變卦來解。
南師之說多是他自己的臆測,沒有依據。這類說法,任何人都可自己編造,所以個人非常的不建議採用。與其採用南師說法,不如用你自己的想像。例如,你喜歡遯卦境界,亦無不可。
古代另一說是以變卦靜爻來看,也就是師卦初六。
我們深入研究考古資料(如清華簡)以及了解古代如何畫卦與看卦即可知,當卦象出來時,如果「六」、「九」兩個筮數少(經典例子為一個),就以該筮數所處的爻來解釋,七與八兩數(即陽與陰)不用爻象而用卦象。變爻數很多時,則反而不看變爻(例如你的五爻變),那麼轉為看七與八(陽與陰)所組成的卦象,這時就是變卦才有卦象可看。所以當以師卦來占斷。這是為什麼春秋筮例中,艮之隨(艮卦五個爻變)只看隨卦卦辭的原因。可參考穆姜筮出東宮故事。
師乃多憂之卦,因此看來老兄你此生多憂。不過幸運的是,師卦也是倒吃甘蔗之卦。因為隨著年歲增長,你的處世經驗也越來越豐富,變成「丈人」時就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