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起源於占筮,學易經亦當始於占筮。
雖說善為易者不占,但不占則不足與為易。
易經一書若只就「經」的部份來看,就只有六四卦的卦爻辭,總共也只有五千字左右。
這五千多字的卦爻辭,說穿了都是古時後將卜筮結果總整理之後集結而成的工具書,所以朱熹這麼說:易經就只是一本卜筮書。
不管你學易經的目的是什麼,以及你想學的是怎樣的易經,卜卜卦,解解卦,都是一定要面對的一段學習歷程。
特別是,六十四卦的基本卦義,以及其間的陰陽消長,八卦相盪等原理,不透過解卦,而單只閱讀古文,解析今人及古人註解,完全是無用的。
問題在於初學者對於如何解卦是完全沒有個方向的。
拜網路及技術發達之賜,易學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
我在討論區開闢了解卦專區,專門為網友解卦釋疑。目前已累積了許多的解卦問答。
上周末我在網站上加入了一個新的功能,讓解過的每一卦,都會自動連結到拙著「易經今解」相關一卦的頁面去。
也就是說,當你閱讀易經今解時,如果有人問過此卦,那麼你可以看到在現實生活,以及實際的應用上,你該如何理解一卦的意義,這對於學習易經,以及了解六十四卦卦義是相當有幫助的,我也相當推薦初學者,在閱讀一卦的內容時,務必注意看看是否曾有人問過該卦。
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點選頁面上的"相關文章"標籤,就可見到表列出本站上引用過與該卦相關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包含解卦內容。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不透過解卦,而單只閱讀古文,解析今人及古人註解,完全是無用的。
老師請問,"不透過解卦,而單只閱讀古文,解析今人及古人註解,完全是無用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也不能單看字面的意思裡解嗎? (像是吉=good! 凶=bad,或者再多看內文的意思)
那要怎麼樣才能學會正確的理解呢?
多自己練習解卦,多思考
閱讀經文,了解卦義....總之,只是讀書是不夠的,但這是基本功,一定要先做好。
做好這些基本功之後,多應用,經常透過解卦來理解卦意;看如何將易經的原理應用於日常的一些決策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