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辟卦(12消息卦)
十二辟卦是以十二個卦來分掌一年十二個月,這十二卦總共有七十二爻分掌七十二侯。之所以叫「辟」卦,辟是指「君」,或「法則」的意思。而之所以稱作「消息」卦,是因為這十二法則卦代表著一年十二個月的陰陽消長。
- 閱讀內文 about 十二辟卦(12消息卦)
- Log in to post comments
十二辟卦是以十二個卦來分掌一年十二個月,這十二卦總共有七十二爻分掌七十二侯。之所以叫「辟」卦,辟是指「君」,或「法則」的意思。而之所以稱作「消息」卦,是因為這十二法則卦代表著一年十二個月的陰陽消長。
就修道的功夫來說,損就是去除多餘的欲望、不好的壞習慣,益則是努力修煉,增強自己的能力。就人際關係來說,損是「損下益上」,益則是「損上益下」。就投資來說,損是停損、減少投資,去除不好的資產;益則是加碼,增加投資。就戰略來說,損是斷尾求生,益則是乘勝追擊。
《漢上易傳》為宋朝朱震所撰,朱震字子發,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漢上易傳》的「漢上」是以所居住地方取名,其書以象數為宗,歷18年而成。
朱子評曰:「王弼破互體,朱子發用,互體自左氏已言,亦有道理。只是今推不合處多。」魏了翁則曰:「漢上易太煩,卻不可廢。」胡一桂曰:「變互伏反納甲之屬皆不可廢,豈可盡以為失而詆之。」觀諸家的評論,《漢上易傳》發明古象數之理,但不免於繁瑣。是有志於研究象數易的很好讀本。
《誠齋易傳》則在鬼鶴的單打獨鬥下,以約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包括了六十四卦,以及易大傳(即《繫辭》傳),和《說卦》、《雜卦》、《序卦》等傳。
在眾多的易經註解書籍當中,《誠齋易傳》是相當特殊的一本,我想這也應該是鬼鶴兄特別挑選這本書的原因。
《繫辭》先提出這樣的問題:不是陽卦應該陽爻多,陰卦應該陰爻多嗎?現在怎麼會是陽卦陰爻多,陰卦陽爻多? 因為陽卦是一個君主(大人)配兩個人民(小人),這是君子之道(也是大道);而陰卦則是反過來,兩個君子(大人),配一個人民(小人),這是小人之道。
一般通論皆認為,解卦時世爻代表的是自己,而應爻則代表客體,即所問占之事;或者占卦者問己身之事則用世爻,而問的是他人之事則用應爻。 吉凶的論斷上則以世爻或應爻的地支/五行,來看世爻與應爻之間,或者與占時之間的生剋沖合...等關係而作判斷。
該篇前段應該還是太史公所書,只是感覺文章才開個頭而已,就不見了。而太史公所寫的那一小段,也頗為切題,既講龜,也講策。至於後面褚少孫增補的內容都在講些什麼?雖然文筆拙劣,不過也讓我們可以概觀古時如何用龜卜。
在現今坊間流行的易經卜卦中,八宮卦更是命理師「起卦」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在卜出任何一卦之後,首先就是要先確認所屬八宮卦何宮,進一步的定其五行屬性,然後納甲,安六親,至於飛伏等諸多應用也都與八宮卦的架構息息相關。
大體來說,艮卦是偏凶的一卦。卜到艮卦者凡事停止不前,原地踏步,尋人不著,諸事不順遂,會遇到諸如差一號就中頭彩這樣的事,若能安之若命,順應時勢,當止則止,力求守住本位,不渝越本份,那麼可以求得不犯錯;但若一意孤行,該停止而卻反而燥動,則容易遭遇災咎。
變動來臨時往往讓人恐懼,若因此而能有所警覺、自省,而後則能夠亨通,所以王弼注說:「震者,驚駭怠惰以肅解慢者也。」意思是說,「震」是要用以驚醒怠慢、怠惰的人心。而《象》辭則說:「恐致福也」,意為恐懼反可召來福氣。